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

把批评的话说得入耳、顺心

作者:◇湖南 贺 源 来源: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4日

  525寝室的刘利群平时比较邋遢,睡铺乱七八糟、臭袜子随处乱放,又很少主动清理,室友们因此对他意见很大。

  一天早晨,刘利群起床后,把被子一甩,就要走人。寝室长廖志帮见他床下满是垃圾,不堪入目,床上堆着脏衣服和臭袜子,臭气扑鼻,便厉声批评道:“刘利群,你到底是不是我们寝室的?你看你床下都快成垃圾堆了,也不清扫一下!”

  刘利群懒洋洋地说:“这垃圾反正都在地球上,扫不扫有什么区别,你还能把它们放到月球上去不成?”

  廖志帮的火气更大了,继续批评道:“你也不瞧瞧你的床,像个狗窝似的,脏衣服、臭袜子臭气冲天,臭得都能熏死蟑螂了!”“我的臭袜子干你何事?”“我是寝室长,我有权管你。要是你今天还不搞卫生的话,以后就别待在这个寝室了,真是‘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刘利群一听这句话,立刻咆哮起来:“谁是老鼠屎?我看你才是老鼠屎,你连屎都不如!”廖志帮也被激怒了,气冲冲地跑过去想教训刘利群,多亏被同学们拉住,才免除一场“恶斗”。

  过了一周。这天轮到刘利群值日,但他仍然像往常一样,把被子胡乱往床上一摊就要走。这时,上铺的张智成叫住他,委婉地批评道:“利群,你这摊被子的功夫,是什么神功?我看你只要几秒钟就轻松搞定了床上卫生,还搞得这么有型,不但节约了时间而且动作十分潇洒,能不能把这招传授给我?到时我也不用清理卫生了。”刘利群嘿嘿一笑。张智成继续说道:“不过遗憾的是,你这招还有美中不足之处,那就是把衣服和袜子都罩在被子里面,‘男人味’太重了,不知你有没有闻到。”

  刘利群有点不好意思地说道:“没有呀!”“我看你的鼻子已具有特异功能,‘百臭不侵’了。”刘利群并不介意张智成的调侃,而是讪讪地笑着说要去上课了,而张智成仍然不紧不慢地批评道:“清理完寝室卫生再去也不晚。再说人是在教室还是在寝室也没有区别,反正都是在学校里,难道老师还能怪你逃学不成?”

  “你就别‘刺’我啦,我知道我错了,我现在就搞卫生还不成吗?”刘利群说着,便拿起笤帚细心清扫起来。

  张智成趁热打铁:“寝室是个公共环境,是大家共同的家,谁不想让这个环境优美、清新一些?这样,心情也会舒畅一些,于人于己都有利嘛!如果因为不打扫卫生这件小事,而被室友们下逐客令或是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就‘因小失大’了,你说是不是?”刘利群一个劲地点头,表示接受他的批评,并保证以后改正。

  同样是批评刘利群不打扫卫生,廖志帮和张智成批评的方式和效果却大相径庭:一个声色俱厉,差点让被批评者挥起拳头,引起一场恶斗;一个和风细雨,让被批评者心服口服,终于拿起了笤帚。这个故事倒是给我们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怎样才能把批评的话说得入耳,让被批评者顺心呢?

  一、批评时,实话要说得巧妙

  “实话巧说”往往能避免因批评过于直接而触怒、伤害对方,避免因批评不当而产生人际摩擦。

  寝室长廖志帮在批评刘利群时,实话实说本没有错,错就错在实话说得不够巧妙。你听,把他的脏衣服和臭袜子说成“臭气冲天”,而且还“臭得能熏死蟑螂”,这大实话使得刘利群听了心里很不爽,也激起了他的逆反心理,因此接下来他抱着不合作态度强词夺理也就不奇怪了。

  而张智成,则采取了“实话巧说”的方式:把刘利群不叠被子的懒散行为说成“节约时间”,把随便一摊被子的行为说成“动作潇洒”,把“臭气”巧妙地说成“男人味”,把他闻不到臭气的鼻子说成有“特异功能”、“百臭不侵”……这么说,刘利群听起来顺耳顺心,也就接受了他人的批评。

  二、批评时,丑话要说得漂亮

  这里所讲的丑话,是指难听、刺耳、不容易被人接受的话。我们在批评别人时,要避免使用这样的话。把丑话漂亮地说出来,不但能使人入耳,而且能让人顺心。

  寝室长廖志帮在批评刘利群时,用了“床像狗窝”、“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这样难听、刺耳的丑话,而且语气严厉而强硬,咄咄逼人,这样的批评怎能使刘利群听得进去呢?而张智成的批评,句句都是入耳、顺心的“漂亮话”,比如,“你这摊被子的功夫,是什么神功?能不能把这招传授给我?”“把衣服和袜子都罩在被子里面,‘男人味’太重了,不知你有没有闻到。”话说得委婉含蓄,有幽默感,蕴涵着批评但听着并不刺耳,被批评者也比较容易接受。

  三、批评时,道理要讲得温情

  有句名言说,“无理的批评即是攻击”。要想让批评更奏效,则需要情真意切地讲道理,而不应该摆脸谱、动肝火;要想使被批评者对你的批评入耳、顺心,就要做到“以理服人”,而且在“讲理”时要尽量将道理化成涓涓细流,温情脉脉地流经他的心田。

  寝室长廖志帮批评刘利群可谓“正当防卫”,但对方为什么没有接受呢?原因就在于,廖志帮严厉有余、温情不足,没有将那些道理和论据细致、得体地道出来,只是一味地质问、呵斥,令刘利群难以心服口服。与其相反,张智成的批评则是处处围绕一个“理”字,他不但采取“以谬制谬”的方式,幽默地批驳了刘利群“垃圾扫不扫没什么区别,反正都在地球上”的歪理,而且从涉及切身利益的角度,温情地跟他讲了寝室环境优美与否之于大家、之于生活的重要影响,最后还晓以利害:“如果因为不打扫卫生这件小事,而被室友们下逐客令或是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就‘因小失大’了”。这番道理讲得明白透彻,温情动人,达到了“批评教育、促其改正”的目的。

  如果把批评的话说得入耳、 顺心,就会让批评收到预期效果。在批评别人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说话方式,要知道,因批评而伤害别人、引发冲突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责任编辑  王治国)

打印本文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