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2006年元旦还有近半个月时间,大一学生张明便收到了中学同学李伟寄来的新年祝福。来而不往非礼也,趁周末回家之便,张明到邮局买了10张明信片,准备寄给李伟等昔日好友。晚上,写完了9张后,才想起高中三年待自己不错的几位老师,于是,便在这最后一张明信片写下这些文字:
□□□□□□中国邮政明信片
祝各位老师们 ××市××中学
桃李满天下 宋××、于××、张××、何××、俞××等(收)
新的一年快乐 ××大学 张明 邮编:210000
写好后,张明就把10张明信片拿给在报社工作的爸爸,请他明天上班时顺道去邮局寄发。爸爸看到寄给老师的那一张明信片后,随即对张明说:
“这张不能寄!”
“为什么?”张明自然不解。
“仅6毛钱一张的明信片竟同时寄给5位老师,别人会怎么想?”稍作停顿后,爸爸接着说道,“不了解你的人,肯定会说:这小孩怎么这么抠?当然,老师是了解你的为人的,他们自然不会认为你这么做是为了省几毛钱,但他们看了之后,肯定会说你不懂事!”
“为什么?”张明还是不解。
“先问你一个问题:你打算让哪位老师收藏这张明信片?”爸爸笑着说。
“当然是宋老师。他是班主任,我也最尊敬他,所以把他的名字写在第一个!”
“是的,排名中即包含了你对老师尊敬程度的差别。如果最先看到明信片的不是宋老师,而是其他4位,他们会怎么想,怎么做呢?知道了你对他的尊敬程度不如别的老师,他会高兴么?见到写有自己名字的明信片却又不能取走,他不尴尬么?
“所以啊,我们在做事前不妨考虑周全一点,尽量把好事做好。还是拿贺卡来说事吧:我们给亲朋师友寄去贺卡,目的是为传递情感、表达祝福,以期给对方带去快乐;如果考虑不周、马虎大意,就会适得其反了!”见张明听得很认真,爸爸也来了兴致,又去书房找来一些贺卡“病例”,边对照实例边解说道:
“第一,不能出现错别字,尤其是收件人的姓名。你看这张,我名字中的‘桂’竟写成了‘贵’。名字虽然只是个符号,但它是父母给的,是不可以随便改的;虽然这是无心之错,但总是让人不那么痛快的!
“第二,礼貌用语要得体。这句话的意思是该用的时候必须用,不该用的时候不能乱用。你看这张———‘祝张桂×新年快乐!’———如果在我的名字后面加上‘先生’或‘老师’二字,就符合礼貌、更让人高兴了!再看这张贺卡的信封———‘张桂×先生敬收’———这个‘敬’字用错了:说‘敬收’似乎是要求收信人收信时表现出尊敬的样子,这当然不是寄贺卡者的本意,却极不得体———本为表示礼貌,结果却反而没有了礼貌!
“第三,注意姓名后的称谓。你看这张你表姐寄来的贺卡———‘张桂×舅舅收’———贺卡信封上的称谓是给邮递员(或送信人)看的。邮递员自然不应该跟寄信人一样,称我为‘舅舅’;看到这个称谓,邮递员恐怕不会高兴,我呢,也为她的用语不得体而感到有点遗憾。
“ 没想到小小贺卡还有这么大的学问。”听了爸爸的解说之后,张明感叹道。
“是啊,懂得了这些,我们就不会让传情达意的贺卡带走遗憾了!明天我再给你买几张,寄给老师,你不会让它带有遗憾吧?”爸爸笑着说。
“肯定不会。”张明也笑了。
(责任编辑 李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