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演讲与口才>> 视频中心>>正文内容

一代演讲宗师邵守义教授

点击数: 【字体: 收藏 打印文章

 

  《演讲口才》创始人、演讲与口才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我国著名演讲家、演讲理论家、演讲教育家、演讲活动家、出版家邵守义同志因突发心脏病,医治无效,于2009年9月3日18时25分不幸逝世,享年72岁。2009年9月7日上午7时许,追悼会在吉林市殡仪馆举行。

  邵守义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吉林市殡仪馆一号大厅举行,邵守义同志的家人、同事、学生,来自北京、云南、贵州、湖北、福建、黑龙江等地的邵守义生前好友以及演讲界同仁上千人前来送别。

  邵守义同志逝世后,著名演讲家刘吉、李燕杰等知名人士,上海市演讲学研究会、贵州省演讲与口才协 会、云南省演讲协会、湖南响宇演讲团等演讲组织纷纷发来唁电,中国记协原书记处书记书记、《西部时报》现任社长肖东升,《中国新闻出版报》原总编、《中国 文艺家》《百姓生活》主编张芬之,共青团贵州省委书记陈昌旭、演讲家蔡朝东等同志专程前往吉林市吊唁。知悉邵守义同志逝世后,贵州师范大学演讲与口才协会的刘吉祥等同学自发地组织协会会员在遥远的贵州向邵老师默哀,表达痛失这位演讲泰斗的悲痛之情。

  邵守义同志1937年12月出生于吉林省东辽县,1959年参加工作,曾任中学教师、吉林师范学院院长、杂志社社长、主编等职。邵守义同志系演讲与口才杂 志社社长兼主编,教授,我国著名的演讲家、演讲理论家、演讲活动家,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曾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国务院特殊津 贴享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三育人”先进个人、全国第二届“百佳出版工作者”等一系列荣誉称号,被《光明日报》赞誉为我国“新时期演 讲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报刊报》(《中国新闻出版报》的前身)特地撰文称“报刊界,有一位‘拼命三郎’”,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被《人物》杂志 列为封面人物。

  他撰写的第一篇演讲学论文——《应该让演讲学获得新生》,首倡了新中国的演讲学;他撰写了新中国第一部演讲学专著——《实用演讲学》,构建了新中国演讲学理论的框架;他创办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演讲学理论、致力于提高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专业期刊——《演讲与口才》;他率先在我国新闻出版界搞起了改革,被誉为“改革浪潮中的‘第一胎’”;他掀起了新中国蓬勃发展、红红火火的群众性演讲实践活动……

  他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也是辉煌的一生,主要事迹如下:

  他创办并主编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本专门研究演讲学理论、致力于提高人们口语表达能力的专业期刊——《演讲与口才

  1982年,邵守义以个人名义借来5000元,创办了《演讲与口才》。创刊20多年来,《演讲与口才》 始终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为己任,始终坚持“二为方针”,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努力做到贴近生活、贴近读者、贴近实际,努力做到熔思 想性、知识性、实用性、趣味性于一炉并特别注重实用性,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先后荣获了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社科优秀期刊、首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 刊、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社科期刊、首届中国期刊奖、中国期刊方阵双奖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等国家级荣誉。

  创刊20多年来,《演讲与口才》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读者的广泛好评——

  1999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在吉林市视察时,特邀邵守义并说:“1983年我在北京的座谈会上就说过,口才的问题不仅仅是嘴上的功夫问题,它关系到一个人的综合素质。所以,老邵你干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2005年4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军委副主席徐才厚到驻徐州某部视察调研,在与指导员座谈时说:“讲好课的基础是知识,有一本杂志叫《演讲与口才》,对政工干部特别有针对性。”

  沈阳军区原司令员刘精松偶然看到一本《演讲与口才》,特别喜爱,专门委托吉林当地驻军为他买了全套杂志。

  中共中央统战部原副部长武连元致函邵守义主编,称赞《演讲与口才》杂志“思想性很强,内容健康,能催人上进,是一本具有高度艺术性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好读物”。

  侯宝林、张志公、张寿康、夏青、赵忠祥、李燕杰等许多著名的语言学家、演讲家、艺术家、教育家,不仅受邀担任该刊顾问,而且对该刊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成千上万的读者纷纷来信来电赞誉说:“相见恨晚,获益匪浅。”邵守义经常强调:“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质量不放松!”正因为不断锐意创新,倾心打造精品,《演讲与口才》的质量不断上升,影响日益扩大。

  继《每个生命都需要表白》等5篇文章相继被收入大、中学校教材后,2006年3月,该刊又有《最深切的祝福》等7篇文章入选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的最新版全国高中语文通用教材和大中专学校教材。2008年7月,又有《人生的第一个美梦》入选暨南大学出版的《语文》。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演讲与口才》就有16篇原创文章作为范文,入选全国大、中学通用教材,这在全国期刊界也实属少见,充分证明了该刊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充分证明该刊在演讲学理论研究方面独有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2004年“中国十大金句”评选揭晓,其中一句是“学校里有高分低分之分,但校门外没有,校门外总是把校门里的一切打乱重整”,就出自2004年第3期《演讲与口才》。

  迄今,《演讲与口才》已编辑出版了403期,发表了近3300万字的文章,拥有数以百万计的忠实读者,成为了广大有志青年“说辩的良师、交际的指南、求职的益友、成才的摇篮”。

  演讲与口才杂志社由借款5000元发展到今天,现在刊社已拥有1500余万元固定资产、800余万元流动资金,被吉林市国税局、地税局评为“A级纳税信用企业”。

  综上所述,《演讲与口才》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都获得了双丰收。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作为主编的邵守义首先倡导了新中国的一门新学科——演讲学;然后又以个人名义借款5000元,致力于提高中华民族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倡导并创办了《演讲与口才》杂志,这在全国期刊界是少有的。

  他开创并构建了新中国演讲学理论体系

  1.他培养、建立和壮大了我国新时期演讲学理论研究队伍1983年以来,在邵守义的倡导下,《演讲与口才》先后主办了四届全国性的演讲学理论研讨会,参加人数达500余人,培养了一大批演讲学理论研究骨干,他们将学到的理论继续传播,推动了全国各地尤其是各高校和中等学校演讲学研究的蓬勃发展。

  2.他建立了我国新时期演讲学理论体系1982年,他撰写的第一篇演讲学论文——《应该让演讲学获得新生》,吹响了新中国演讲事业发展的第一声 号角。1986年12月,邵守义撰写的《实用演讲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此后的两年内再版了3次,共出版5次。该书以新颖独到的见解、生动活泼的文 风,赢得了全国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学术界、出版界的高度评价,被誉为新中国演讲学理论的开山之作,许多大专院校把它作为演讲学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被推选参 加“国际图书博览会”,载入了“中国出版工作年鉴”和“中国青年工作者年鉴”,并被列为“青年文库”著作之一,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演讲学理论框架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上世纪80年代末,受原国家教委的委托,邵守义撰写了《演讲学》。这部供全国高等师范专科学校使用的演讲学通用教材。上世纪90年代初,受高等教育出版社 的委托,邵守义主编了《演讲学教程》,又与人合作撰写了《中学生口才训练》,将演讲学理论知识全面引入了大、中学校课堂,将新中国的演讲学教学水平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创了中国演讲学教学的新篇章。

  接着,他还出了专著《公务员演讲理论与技巧》《实用竞争术》,并与人合著了《演讲入门》一书。

  3.他策划、主编、编辑、出版了一系列极具理论、使用和艺术价值的演讲学丛书

  为了丰富人民群众关于谈话、演讲、论辩、交际、公关的知识,提高中华民族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20多年来,他先后策划、主编、编辑并出版了“演讲.口才.交际”丛书、“演讲.交际.论辩”丛书、《演讲与口才》创刊十周年丛书、“演讲与口才”系列丛书、吉林演讲交际培训学院四个专业22册教材、《演讲全书》等53部学术著作,在演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也奠定了演讲与口才杂志作为我国演讲学理论研究中心的权威地位。

  他发起并与其他单位合作组织了26次全国性的演讲大赛,推动了新时期群众性演讲活动的蓬勃开展

  为了提高中华民族的口语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为了有力地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现和培养说辩人才,推动演讲事业的蓬勃发展,在邵守义同志的发起和组织下,《演讲与口才》 杂志在坚守阵地的同时,主动出击,先后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国家税务总局、国家体育总局、全国老龄委、中国记者协会、中央电视台等单位合作,举办了 30次全国性演讲大赛—— 1984年在吉林市举办了第一届“江城之夏”全国演讲大赛,这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演讲大赛,它吹响了新中国演讲活动的第一声号角。

  1986年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全国第一次电视演讲大赛——十城市青少年演讲邀请赛,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得演讲具有了更大的影响力和更强的感染力。电视演讲大赛这种全新的演讲形式,由此在全国各地大力推广,蔚然成风。

  此外,他们又举办了24次全国性演讲比赛。如最近,2007年8月在云南举办的“财兴盛杯”首届中华56个民族青少年演讲大赛、2009年11月在贵阳举行的“百里杜鹃”杯“平安中国”全国电视演讲大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演讲与口才杂志打了一场场漂亮的“运动战”,扩大了杂志的影响,培养了潜在的读者,在期刊界首创了办刊和活动相结合,以办刊带活动,以活动促办刊的运作模式。应该说,这在全国期刊界是少有的!

  他探索并闯出了一条期刊改革之路,被称为中国报刊界“改革浪潮中的‘第一胎’”

  《演讲与口才》创刊伊始,一没有资金,二没有编制。1984年,邵守义毅然决然地把“包”字引进了杂志社,对杂志社的管理体制进行了大胆改革,实行了主编承包责任制,主编对社内一切事务全权负责,具有编审发稿权、人事聘用任免权、财务管理支配权。

  在用人机制上,邵守义率先在杂志社内部对所有职工实行聘任制,双向选择,能进能出,打破了“铁饭碗”;干部能上能下,砸碎了“铁交椅”。在分配制度上,杂志社引入竞争机制,取消固定工资制,实行“德、量、质三结合考评付酬法”,废除了“大锅饭”。

  用人机制和分配制度的改革,让竞争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落到实处,从而空前激发了杂志社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邵守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引起了上级主管部门和报刊界的极大关注。

  1988年4月,《新闻出版报》分3次刊登了一组调查报告,介绍了邵守义及杂志社的改革经验,并加编者按说:“这个杂志社的成功实践,明确地回 答了在精神产品生产部门实行承包制,同样灵得很。”随后,《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华英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等主要传媒均详细报 道了《演讲与口才》杂志的改革举措和经验。

  1988年8月15日,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全国新闻出版工作会议”在长春召开,邵守义作为唯一的特邀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向全国新闻出版界领导汇报了改革经验和成绩,在全会引起了较大反响。

  1992年6月10日《新闻出版报》头版头条套红以“秘诀在于改革”为题,再次对邵守义的改革经验作了深度报道,并配发评论盛赞这是中国报刊界“改革浪潮中的‘第一胎’”。同一天早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予以播发。

  此后,全国一些期刊的领导到《演讲与口才》杂志社访问,邵守义也多次应邀到一些省市介绍改革经验。

  白山低首、松江呜咽。现在,演讲泰斗邵守义同志和我们永别了。邵守义同志的逝世,是演讲与口才杂 志社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演讲界和演讲事业的重大损失。我们要学习他忠于职守、求实创新的工作精神,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艰苦奋斗、广交朋友的 优秀作风,精诚团结,务实求进的拼搏精神;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他的遗志,以更加努力的工作来表达我们的悼念之情,将中国的演讲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邵守义同志安息吧!您的英名永垂不朽!

  相关链接:

  邵守义同志主要工作经历

  1957年—1959年 天津师大中文系读书

  1959年—1962年 吉林市二中任语文老师

  1962年—1972年 吉林市四中任语文教师

  1972年—1977年 吉林市文化宫任宣传干事

  1977年—现在 吉林师院写作教师

  1983年 创办《演讲与口才

  1992年8月 任吉林师院院长

  并继续担任《演讲与口才》主编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2年08月31日
上一篇:你会演讲吗
下一篇:口才与成功
相关信息
没有相关内容
观后心情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用户信息中心

  • 查看购物车详情>>
  • 最新推荐